内蒙古中医药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国际刊号:1006-0979
国内刊号:15-1101/R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24876 人次
 
    本刊论文
老年期抑郁障碍的诊治与预防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期抑郁障碍患者已经超过2600万,在我国自杀和自杀未遂的人群中抑郁障碍患者占50%。老年人有许多躯体疾病和社会经济问题,在综合医院就诊的患者中伴发抑郁、焦虑情绪的相当普遍。临床医护工作者常常认为抑郁障碍是这些问题的正常表现,从而使许多患者未能得到诊断及治疗,因此不但使患者遭受痛苦,更为重要的是导致治疗不足,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较大的负担。

  1、病因及发病机制

  老年期抑郁障碍的主要病因和发病机制:(1)遗传因素:自20世纪以来经过经神病学家和经神病遗传学家的共同研究后一致公认的事实是,经过家族遗传史调查后发现情感性精神患者中的亲属中发病率远远高于群体的发病率,而且亲缘关系越近,发病率越高。夏镇夷教授等(1997年)在294例情感性精神病的患者亲属中,共发现537例精神疾病患者,分布一级亲属的有62.0%,二级亲属的有28.8%,三级亲属的有9.2%。(2)病前人格特征:老化过程也伴有人格特征的改变,如内向、孤僻、被动、依赖、固执、情绪不稳、神经过敏和刚愎自用等。(3)生化代谢异常:①神经递质5-HT和去甲肾上腺素功能不平衡。②抑郁障碍时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系统的功能异常。③生物节律紊乱,如快速动眼睡眠潜伏期缩短。④近期研究提示DA功能不足也是老年人易患本病的原因之一。(4)生理学退化:老年人大脑发生退行性变,学习及工作能力、思考能力减退,使得兴趣狭窄,主动性不够,不愿改变现状,性情固执,行动缓慢,以致对社会各种要求逐渐不适应,故各种心理、社会因素常成为老年性抑郁症的诱发因素。(5)神经内分泌改变。

  2、临床表现

  (1)情感障碍:大部分病人常有无精打采、郁郁寡欢,有兴趣下降、孤独感、自觉悲观和绝望,病人常用“没有精神”、“心里难受”等表达抑郁的体验,小数病人情感反应略显淡漠或迟钝,近70%以上的患者有突出的焦虑烦躁症状,有时也表现敌意和激惹。(2)思维障碍:病人感到脑力迟钝和注意力下降;临床表现为应答反应缓慢,思考问题困难和主动性言语减少;部分病人常回忆不愉快的往事,痛苦的联想增多,在抑郁心境背景之上无端丑化和否定自己,自我评价下降,亦常出现自责自罪和厌世观念,有忘想的患者占30%左右,主要有疑病、关系和贫穷等忘想,国外称为忘想性抑郁。(3)功能减退:80%左右的病人记忆力减退主诉,存在比较明显的认知功能损害症状,有类似痴呆表现者占10%至15%,如计算能力、记忆力、理解和判断能力下MMSE筛选可呈阳性,其他智力检查也能发现轻至中度异常,国内外作者将此称表现命名为抑郁假性痴呆。(4)意志和行为障碍:病情较经者积极性和主动性下降,依赖性强,遇事犹豫不决,稍重时活动少,回避社会交往,行动缓慢,卧床时间增加;严重者可处于无欲状态,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有焦虑的患者表现为搓手顿足和坐立不安,最危险的病理意向活动是自杀企图和行为,老年患者-但决心自杀,常比青壮年病人更坚决,行为也更隐避,追踪研究表明本患者的自杀率高达10%以上。(5)躯体症状:本病具有情感症向躯体症状转化的倾向,许多病人在抑郁情绪明朗化之前一般已有数月的躯体症状,躯体不适诉述以消化道症状最为多见,如食欲减退,腹账,便秘或含混的上腹部不适主诉及症状者占全部病人总数的70%以上,不少患者伴有突出的躯体性焦虑,常常纠缠于某一躯体不适主诉,有时躯体症状完全掩盖了抑郁情绪,表现为“隐匿性抑郁”的形式,在躯体不适症状基础上,病人易产生疑病观念,进而可发展为疑病或是虚无妄想。(6)生物症状:病人面容憔悴灰暗,有体重下降者约占30%至50%,但其他“内源性”症状,诸如情绪昼夜节律改变,眨眼障碍和性功能减退等因受到生理老化的影响而变得模糊不清。

  3、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1)目前其诊断应符合一般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由于老年期抑郁症的情绪障碍和行为异常具有一定特殊性,症状群临床变异较大,存在一些不同程度的非典型抑郁症状,如躯体和疑病症状较突出、可出现“假性痴呆”等,因此在应用一般标准时,应注意老年期抑郁障碍的某些特有的临床特征。(2)地塞米松抑制试验(DST):精神生化学者和精神病遗传学研究工作者经过长期对抑郁症患者的研究后发现正常人服用地塞米松后,通过反馈机制抑制肾上腺皮质的分泌,而抑郁症者则不同,血浆皮质醇浓度升高,能抵制地塞米松的抑郁作用,所以抑郁症患者服用地塞米松后血浆中皮质醇浓度较正常人和其他精神病患者为高,这是用于诊断抑郁症的客观依据,即地塞米松抑制试验(DST)。

  鉴别诊断:需与老年痴呆、继发性抑郁综合症、焦虑症、精神病性抑郁症、神经衰弱、躯体疾病相鉴别。

  4、治疗

  (1)药物治疗:

  本病患者的药物治疗非常棘手,三环类抗抑郁药物要用最小有效剂量,一般不超过青壮年患者治疗剂量的1/3到1/2,应对临床特点选用药物,如睡眠过多或迟滞突出选用有振奋作用的丙咪嗪,去甲丙咪嗪或普罗替林治疗,有睡眠障碍或焦虑显著者可用阿米替林,多虑平或去甲替林等,百忧解(氟西丁),帕罗西汀,左洛复半衰期相对较长,口服给药一日一次,服用方便,副作用轻微,疗效肯定,已渐成为临床的首选用药,但价格偏贵。

  (2)电休克治疗:

  综合国内外对本病治疗的研究资料,ECT比药物治疗更安全,危险性相对较小,ECT使病情迅速得到缓解,且疗效高,总有效率高达70%至90%。

  适应症为:

  ①药物治疗无效或对药物副作用不能耐受的患者;

  ②有严重自杀企图和行为以及伴有顽固的妄想症状者;

  ③有明显的躯体疾病不适宜用药物治疗的病人。

  (3)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在本病治疗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但通常采用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法,针对本病患者的心理社会致病因素以及不良环境应选用支持性心理疗法,对合并人格障碍的患者,针对其依赖和回避行为也可选用认知和行为疗法亦能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5、预防

  对于老年期抑郁障碍,治疗是一个方面,关键还在于预防,尤其社区预防工作。老年期抑郁障碍的防治要注意以下几点:(1)子女对于老年人,不仅要在生活上给予照顾,同时要在精神上给以关心,提倡精神赡养。(2)老年人要面对现实,合理安排生活,多与社会保持密切联系,多与年轻人交往,常动脑子,不间断学习。(3)按照自己的志趣培养爱好,如种花、钓鱼、书法、摄影、下棋、集邮等。(4)由于老年期抑郁症容易复发,因此强调长期服药,对于大多数患者应持续服药2年,而对于有数次复发的患者,服药时间应该更长一些。

  [参考文献]

  1、夏镇夷。精神病学专家,编《精神医学丛书》

  2、田成华。老年期抑郁症治疗新进展。中华医学杂志,1999,79(7):558.

  3、钱梦珠。老年期抑郁症的社区心理因素分析初探。上海精神医学,1996,6(增刊):66.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内蒙古中医药》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内蒙古中医药》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